豹子的寓意与象征(祥瑞狮的寓意与象征)

“祥瑞动物”,顾名思义即预兆着吉祥美好的动物。最为大众熟知的就是十二生肖,此外还有早期人类文明中的动物图腾如凤凰、麒麟等。

《十二生肖》

祥瑞文化作为福文化的一部分,由来已久,表现了人类对于幸福美好追求的秉性,是中华民族永恒的主题,也是吉祥物得以孕育的基石。

《雄狮侧目》徐悲鸿作品

狮子原名狻猊,被称为兽中之王,与虎同尊,因产在师子国而得名(古时的“狮子”写为“师子”)。相传它是龙的九子中的一个。《兽经》里记:“狮子为百兽之王,每一振发虎豹折服。”《本草集解》里说,“狮子出西域诸国,状如虎而小,黄色亦如金色猱狗,而头大尾长。亦有青色者,铜头,铁额,钩爪,锯牙······怒则百兽辟易······虽死后,虎豹不敢食其肉。”《穆天子传》云:“狻猊日走五百里。”

我国不产狮,古文献记载中的狮子显得非常神秘。狮有威严的外貌,在我国古代被视为法的拥护者。旧时官衙门前左右,多立有一对大理石狮子,其右为雄狮,右脚踩一绣球;其左为雌狮,左脚踩一小狮子。两狮共同睨视前方,也寓意太师、少师。因“狮”字多写作“师”,故太师和少师常被民间用来借喻祝福官运亨通、飞黄腾达,以致出现形象为大小两只狮子的“太师少师”图案。

狮子在佛教中有很高地位。佛教经典喻佛为狮,《大智渡论》中说:“佛为人中狮子。”佛的坐具成为“狮子座”、“狮子床” 。宋代,僧人在重阳节举行的法会名为“狮子会”。狮子还是文殊菩萨乘坐的神兽。

狮子的形象在民间应用也很广,雌雄两狮相戏绣球,叫“双狮滚绣球”。通常两狮相戏,从它们身上掉下来的绒毛滚成一个球,小狮子就从这个球里生出来了。民间把绣球视为很吉祥的物品。节庆时还流行狮子舞、舞狮等,亦被视为喜庆的象征。此外,狮子还是驱祟避邪的吉祥物,古代陵墓中常见到狮子形象的镇墓兽和石像。不仅官府,就是民间邸宅门前也常雕有狮子,除表示富有和权势还有镇宅之意。店铺的屋顶上也常饰有狮子咆哮的造像。

《十二生肖之虎》徐悲鸿作品

虎勇猛威武,素称“兽中之王”。相传虎为枢星散开而形成,属阳,为“五灵”(“四灵”加上老虎,又称“五灵”)之一。中国古代敬虎为神,被列为四方神之一。

相传张天师征服天下恶魔,是从江西龙虎山骑着老虎去的。应劭的《风俗通义》中讲:“上古有神荼、郁垒兄弟二人,于度索山树木下检阅百鬼。妄祸人者,束一革索,执以食虎。于是县官以腊月除夕,饰桃人,垂革索,画虎于门,效前事也。”虎能驱妖镇宅,祛邪避灾,因此古时常以虎的兽面形装饰在青铜器、铺首、瓦当等器物上。民间尤爱把虎看作儿童的保护神,让孩子穿虎头鞋,戴虎头帽、睡虎头枕,虎的形象被塑造得既威武又笨拙可爱,便是希望孩子们能长得虎头虎脑,健壮活泼。

《豹》作品刘继卣

豹为山林中的猛兽,其体势瘦劲矫健,毛纹绚丽多彩,古时绘绣豹纹的图案是爵禄、荣誉的象征。在赤黄色的布上绘绣豹纹的旌幡是荣誉的标志,称为“豹尾”。宋代,凡命节度使,有司配给门旗两面,龙虎旗各一面,旌一面,节一面,麾枪一杆,豹尾两尾。清代,有豹尾悬于车上的车叫“豹尾车”。豹尾是皇帝出行车队中的最后一辆。可见豹尾的高贵。明清两代,文武百官所穿的官服前胸后背均缀有“补子”,明代三品、四品武官的补子绣虎豹纹,清代三品武官的补子绣豹 纹。在民间,常画豹脚纹以避邪,古瓷中有一种“豹头枕”,传说枕用者不做噩梦,邪魔不敢近身。

本文节选自《祥瑞动物》于爱成 编著

福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,自有文字以来,就有了“福”的象形文字。

古人把福文化统称为“五福”,《尚书·洪范》说:“一曰寿,二曰富,三曰康宁,四曰攸好德,五曰考终命。”

今天,在新时代下,福文化有了新的定义和解读,“幸福感”也成为了生活标准的衡量指标。

海南省福文化研究会致力于福文化的传承、研究和发展,关注福文化,做有福之人!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9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