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草什么时候采摘最好
艾草是三月至四月的时候采摘的。近日,在博罗县杨村镇田野里看到,一些村民在稻田里挖野菜。“我们挖的是艾草,它是年节时候用来制作艾粄不可缺少的。艾草只有这个时节才能采得到。而且很容易老掉,得抓紧时间采。采摘后或放在冰箱保鲜或晒干留着。等年节时候拿出来制作艾粄。”村民李阿婆说。所以,大家可以知道艾草是春、夏季采摘的。
艾草应该在春末夏初时节采摘,每年3月初在地越冬的根茎开始萌发,4月下旬采收第一茬,每年收获4~5茬。艾草每年3月初在地越冬的根茎开始萌发,4月下旬采收第一茬。所以初春四五月份是采摘艾草的最佳时候。
采摘时一定要注意采摘的时间,要将时间掌握好,如果采摘早了,它的相关的药性还没有形成,也就是药物的成分积累还没有达到顶峰,而如果采摘的晚了,这些成分就可能会流失,也就是它的药效没有那么强烈了。
在采摘艾草的最佳时间,应该选择在春末夏初的时间进行采摘。在每年的3月初,艾草在地下过完冬的根茎就会开始萌发了,在4月的下旬就可以采摘第一茬了,每年阴历的5月中旬,是艾叶生长的最成熟的时期,此时采摘的艾叶叶子新鲜肥厚,富有弹性。
艾草有几种分类
有四种类型的艾草,在历史上是比较有名的,即:北艾,海艾,蕲艾、祁艾。蕲艾好。
艾叶晒干捣碎得“艾绒”,制艾条供艾灸用,又可作“印泥”的原料。此外全草作杀虫的农药或薰烟作房间消毒、杀虫药。嫩芽及幼苗作菜蔬。艾晒干粉碎成艾蒿粉,还可以做天然植物染料使用。民间认为艾草还有辟邪、招百福的作用,端午期间挂艾草于门上,相沿成习,遂成端午风俗。
艾草的植物文化
艾文化由来已久,早在《诗经》时代,艾草就已经是很重要的民生植物。有关艾的由来,还有一段传说。
相传,武王身边有一位名医叫萧艾,有一天,他泻痢多日后卧倒于军帐中,为了医治病情危急的将士,他带病出诊,却不小心被驱蚊的野草火堆绊了一跤,被火烧伤。但当他给将士诊治时,意外地发现自己的病痛痊愈了,而身上却多了好几处伤痕。
于是他突发奇想,用无名野草点火烧灼病患身体的相应位置,凡是被烧灼过的将士病情都好转了,武王大赞萧艾,萧艾不敢居功,答日:“此乃野草之功。”武王宣告全军:“野草本无名,从今以萧艾、艾蒿之名名之。”
由于艾的功用较大,古人对其赋予了诸多美誉,如尊称老者为“艾”,形容年轻美貌女性为“少艾”,《诗经》称保养为“保艾”,《史记》把太平无事也写作“艾安”等,可见古人对艾的厚爱。
艾草的分类有哪些?
艾草种类只有一种,只是别名有点多。别名:冰台、遏草、香艾、蕲艾、艾萧、艾蒿、艾蒿、蓬藁、艾﹑灸草﹑医草﹑黄草﹑艾绒等。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,植株有浓烈香气。茎单生或少数,褐色或灰黄褐色,基部稍木质化,上部萆质,并有少数短的分枝,叶厚纸质,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,基部通常无假托叶或极小的假托叶;上部叶与苞片叶羽状半裂、头状花序椭圆形,花冠管状或高脚杯状,外面有腺点,花药狭线形,花柱与花冠近等长或略长于花冠。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。花果期9-10月。全草入药,有温经、去湿、散寒、止血、消炎、平喘、止咳、安胎、抗过敏等作用。艾叶晒干捣碎得“艾绒”,制艾条供艾灸用,又可作“印泥”的原料。分布于亚洲及欧洲地区。